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日记 > 中秋节之夜的日记【6篇】正文

《中秋节之夜的日记【6篇】》

时间: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中秋节之夜的日记【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中秋之夜日记500字 篇1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又到了。

傍晚,爸爸和爷爷一起把桌子搬到了月亮下,并把早就准备好的供品:月饼、莲藕、柿子、石榴、苹果、菱角等放到了桌子上。我奇怪地问妈妈,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妈妈告诉我,这是我们家乡过中秋节的一种风俗习惯,叫“敬月亮”。妈妈还说:“你可别小瞧这些供品,那可都是有讲究的。你看,月饼代表着团团圆圆;柿子意味着人丁兴旺,世代有子;开口的石榴意为开口笑,预示着和和美美。莲藕是最讲究的了,要挑选枝干完整的鲜藕,从藕身到边枝,从藕节到藕芽,都必须整整齐齐,那个表示子孙繁衍、家庭兴旺、丝丝相连、绵延不断……”我和妈妈正说着话,爸爸已经点好了蜡烛,他叫我和他一起下楼去放鞭炮。外面这时早就炮声连天了,像过年一样。

放完鞭炮回来,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喝着鲜美的鸭汤。奶奶还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这时,妈妈若有所思地说:“中秋节,就是团圆节,这个时候一个个小家庭都团圆了。只是不知道我们祖国这个‘大家’什么时候能团圆呀!”听了妈妈的话,爸爸和爷爷开始讨论起中国台湾、钓鱼岛等话题了。

我抬起头,仰望着玉盘一般的月亮,心里默默地说:“圆月呀,让我们一起祝愿中国台湾早日与我们的祖国团圆吧!”

中秋之夜日记300字 篇2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首诗写的就是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了庆祝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吃完晚饭后,奶奶把准备好的水果、月饼放在桌子上,打算赏月时品尝。没等奶奶走远,我和小弟弟就悄悄走到桌子旁,想先偷一块月饼尝尝鲜。“哇!”月饼形式多样,有大有小,花纹不一,形状各异,漂亮极了!我们都不忍心下手了。爸爸妈妈看出了我们的小心思,便拿起月饼递给我和小弟弟。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月饼不仅好看,而且非常美味可口!

大家都说“月到中秋分外圆”,我还不信,但今晚,我相信了,看!带着金环的月亮婆婆,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白光。我还看到月亮上有许多黑色的阴影,心想:不会是神话故事中的吴刚正在砍桂花树吧?我托着腮帮子仰望星空,一阵微风吹过,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我的脸庞,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中秋之夜真美!中秋节是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我快乐幸福的源泉。

中秋之夜日记 篇3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和春节一样重要对于中国人。这个节日通常在九月或十月的时候庆祝。

中秋节是为了庆祝丰收的喜悦和欣赏美丽的月色。或者可以说,他就像是西方国家的感恩节一样。在这天,人们在团聚一起并且享受一起一顿美餐。之后,人们通常会一边分享美味的月饼一边赏月。月亮在这一天会非常圆,这让人们想起自己的亲戚和朋友。总之,这是美好而快乐的一天。在八月十五幽静的月夜里,我们全家一起兴奋地来到黄河边,欣赏中秋的月亮。我反剪着手摇头晃脑地念着苏东坡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 它高高地升起来了。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丰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吴刚,被罚砍那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 我多想和吴刚去做伴,多想去慰问孤独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爱的小玉兔呀……可你又那么遥远,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这么高;我想用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探望你这地球的少年,可当彩虹出现时,你却不知在何方……

看着这圆圆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外公来。他那慈祥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外公来,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外公好像也在我们身旁和我们欢度佳节。这不正应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吗?

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

中秋之夜日记 篇4

抓一把寂寞,放在月亮上

任苍凉的秋,惆怅

拾一段忧伤,投向苍茫

凭离人的泪,流淌

那轮寂寞的月亮,有没有结下情伤

在中秋的夜里断肠

那个邂逅的美丽,是不是成了断章

谱写着爱的绝唱

一个情,一场梦,一段时光

只留下地上的影子,很长很长

一个秋,一轮月,一缕幽伤

一个季的心情,都在这个晚上

寒宫里的寂寞,清冷起舞

与谁共享

桂树下的男人,坐成画像

不堪思量

子时的夜,幽怨的琴声

把玫瑰和思念埋葬

半醒的梦,淡淡的酒香

独自品尝

中秋,那轮寂寞的月亮。

中秋之夜日记400字 篇5

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努尔接”。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之夜日记作文 篇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讲述诗人不能在中秋节与亲人团聚,心生感慨。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这天要与自己的亲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还要一边品尝各式各样的月饼,一边欣赏今夜与众不同,又圆又亮的月亮。下面来看看我的中秋之夜吧!

晚上,我们一家五口吃好团圆饭,这次爷爷做了好多可口的菜,比如香喷喷的鱼,还有让人看了直流可口的小鸡腿……,这顿饭吃得无比热闹,比以往每一次都开心,快乐。

我们吃完饭后,准备开始祭月了。爷爷搬来一张大板凳,放在门前,奶奶端着一个盘子走了出来,盘子放了三个苹果和三个月饼,放在凳子上。我想这应该就是祭品吧。随后爷爷从厨房里拿来一只碗,里面全是灰,满满大半碗,他又从后面拿来一块木板,在左右两端都定上钉子,然后又拿出来一捆香,只听见“啪”的一声,一束火苗迅速蹿出来,原来爷爷在点香了,紧接着爷爷把香插在碗里的灰中,终于明白灰的作用了,原来是为了固定香而放的。这时一丝丝青烟升上天空。爷爷又随手拿出两根蜡烛,插在两个钉子上,分别点燃了它们。蜡烛点亮了整个夜晚。

最后,我们全家坐在门外观赏着天上的圆月,今天的圆月有点奇怪,时隐时现,像是小姑娘一样,可能是因为很多人看她,她有点不好意思。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中秋之夜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