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管理制度汇编3篇》
体育课管理制度(通用3篇)
体育课管理制度 篇1
工作制度:
1.爱护团体,关心成员,踏实工作
2.努力提高自己素质,道德修养,树立好学生会形象,一切为组织利益为重。
3.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对待每次工作。
4.尊敬师长,认真虚心学习前辈成功经验,并进行合理改革创新。
5.要有团结合作,诚实守信,敢于实践搞好同学学生会老师三者之间的联系,认真工作。
会议制度:
1.准时开会
2.做好例会记录,勇于提意见。
3.开会请假必须提前向部长主席团提交申请,批准后方可,除特种情况不得带请否则当缺勤处理。
体育部任务制度:
1.经济组织同学们参加学校及系的体育活动,特别是“运动会”“东山杯”“五人足球赛”。
2.重视自己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参加例会。
3.加强通学校及其他系学生组织的联系交往,增强了解,加深友谊,共同发展。
4.学校及学生会大型活动时,体育部人员有义务给予大力支持。
体育部考察奖罚制度:
1.工作态度:包括到会情况,活动参与情况,对工作的重视和负责情况,执行任务的积极性,遵守学生会规章制度的情况。
2.工作能力:包括工作成绩,任务完成的情况,处理问题困难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人际关系。
3.日常记录:会议出勤,记录,平时言行举止。
4.对以上表现突出体育部成员会议上提出表扬做部门重点培养对象,并推荐为优秀学生会成员。
5.对违反规章制度多者退会处理。
6.对3次例会未到缺勤者退会处理。
体育部部训:
部荣我荣,部耻我耻秀出自己
机电工程系体育部职能:
部长职能:
1.每次例会准时参加,做好会前准备清点好自己部门人数。
2.协调各个部门做好工作,做好每次体育活动的策划书和总结。
3.对各个学校或各系举行的体育活动特别关注。
4.自己系活动必须到场,安排好工作,分配好任务,对自己及自己部门人严格要求。
副部长职能:
1.每次例会必须到场,做好会议准备和记录。
2.沟通好成员与部长之间“对话”积极反映成员的情况,意见。
3.各项体育活动必须到场。
4.做好体育活动策划,总结;积极找部长商讨做好工作找出不足。
5.调配好每次部门人员安排,积极完成部长分配的任务。
成员职能:
1.每次例会准时参加,因故不能到开会,必须请假,经主席团同意方可。
2.积极完成好部长或副部长安排下的`任务。
3.积极反映意见。
4.团结好部门及其他部门共同搞好学生会。
女排负责人职能:
1.安排好下段时间训练安排表,做好策划书。
2.挑选好优秀排球选手做好比赛备战。
3.安排学生会会人员对平时训练的关注。
4.比赛是必须提前到场做好准备工作。
男篮负责人职能:
1.安排好下段时间训练安排表,做好策划书。
2.挑选好优秀篮球手经常组织些比赛训练。
3.组织好男篮训练以及后勤工作
4.比赛安排好后勤人员以及比赛准备工作。
运动会职能:
1.做好运动会划策划书。
2.运动会报名收集,训练准备工作。
3.赛前训练安排。
4.运动员的选拔。
5.赛前备战安排。
6.比赛安排。
7.体育部成员每天必须到场。
五人足球赛职能:
1.做好比赛策划书
2.宣传好比赛,安排好赛程,裁判,以及比赛场地。
3.要求每班统一服装,严格要求比赛规则进行比赛,对发生打架挑衅者严肃处理。
4.安排每天场地负责人,以及考勤,其他部门任务的分配
对新成员的培养:
1.对各项体育活动的了解。
2.积极安排参加相关体育活动。
3.对比赛相关的规则了解,没个成员每月必须写总结每次活动必须些策划书并交部长审核
体育课管理制度 篇2
根据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体育课教学的实际特点,为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尽量减小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学校特做如下规定 :
一、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上体育课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要及时给予救助。
三、学生到校外参加体育考试、体育比赛或其它体育活动,视具体活动内容,必须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带队,并事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体育组每周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学校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五、体育教师上体育课要做到:
1、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和特体学生。不能上体育课的特质学生必须和班主任沟通,并建立特异体质***。
3、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
4、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保护。
5、发现有学生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要马上纠正或制止。
6、下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校医和班主任。
六、 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迅速通知校医、班主任(相关领导)和学校领导。
2、校医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事后要及时做好学生病(伤)情及临时处置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学校。
3、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4、 班主任(相关领导)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教委相关部门。
5、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
七、 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善后处理。
体育课管理制度 篇3
一、体育器材的使用
1、体育教师要爱护器材,要教育学生爱护器材。
2、器材整齐要常排列。器材室内保持清洁干燥。
3、对不经常使用的器材要做到一月一大查,一周一小查,严防器材丢失和受潮。
4、使用器材时,体育教师负责安排,严禁拖、拉、扔,注意减少器材的磨损,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
5、器材用完后,体育教师负责将器材放回原处排列整齐,不准乱扔乱放。
6、对已损坏的器材要报明情况,做到及时修补。对消耗快的器材(如球类),要及时与学校领导商量研究增补添置。
7、被用的器材,如有损坏,根据情况酌情赔偿。
8、体育教师要按值日表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清查。
9、对违反制度的'的任何人,不论老师、学生,都按制度追究其责任;
二、体育器材出借制度
1、课外活动:凡学校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由器材室统一准备活动器材,每班一份,由体育委员凭本人学生证出借,活动结束后各班检查器材及归还。
2、个别借用:在课外活动时间,根据器材室现有器材,并在不影响集体活动情况下,凭学生证出借,在集体活动结束前归还。
3、班级活动:在一定器材范围内,由班长或体育委员出具借条,写明活动内容,凭本人学生证出借,如借用时间在24小时以上,则由班主任老师出面借用。
4、外单位出借:外单位借用本校器材或场地,应具有单位介绍信,经学校批准,并在不影响本校教学活动的情况下,可允许出借。
5、损坏或遗失:体育器材为国家公共财产,任何集体和个人都要爱护,如有损坏或遗失,应按质论价进行赔偿。
6、任课教师:体育任课教师所用器材,课后要清点、检查,然后归类放置,如有损坏或遗失,及时与保管员联系。
7、器材检查:保管员认真负责管理好器材,做到每天一小查。(当天器材点数归类),一周一大查(清点与整理),每月一次整理,修补并配齐器材,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8、场地检查:定时检查室外场地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发现问题及时与总务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