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读后(优秀5篇)》
褒禅山后洞一游,王安石感慨良多。明明游洞诸人都怀抱探险求胜之心,却因为某个人一句懈怠丧气的话就都一拥而出,错误地退了出来。为什么会如此呢?下面是细心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的《游褒禅山记》读后(优秀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方法 篇1
精读课。
《游褒禅山记》读后 篇2
学习要点
1. 了解王安石的思想及创作情况。
2.学习本文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重点积累“名、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4.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和用法。
5.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讲解
1. 关于本文的思路结构
全文可分为六段:第一、二段为记游部分;第三、四段着重于议论,是文章的重点段落;第五、六段为结尾部分。
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至“盖音谬也”,为第一段。着重记叙了“褒禅山”这个名称的来历和“华山洞”的位置。其记叙顺序是,先写出名的来源,顺便引出一个“慧空禅院”;再以“慧空禅院”为基准,点出“华山洞”的位置;然后顺手写到一块“仆碑”,并根据碑上的残文,对山名的读音做了一番考核。似乎是随游随记,信笔写来,实际上是经精密的选材,只不过是不露斧凿痕迹而已。尤其是以对碑文的考释入记,不但使文章妙趣横生,而且又为第四段的议论提供了线索。
从“其下平旷”至“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为第二段。着重记叙了后洞的幽深和游览后洞的经过。首先,承接上文简述了“前洞”的情况,然后着力写后洞之深,为下文述写作者与四人同游“后洞”的经过作先导。写“后洞”时,先写位置“由山以上五六里”,再写外观,“有穴窈然”,再写入洞的感觉,“入之甚寒”,再写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这样写,步步深入,条理清楚,引人入胜,又使读者不断地产生悬念,急切地想知道洞内的究竟。然后再自然而然地转入述写游洞的经过。写游洞经过,文字极为精炼简约:“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亦愈奇。”连用三个“愈”字,就生动地写出了游人步步深入的过程和洞内的概貌。“盖予所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一段文字,既是补充叙述游览过程,又表明了自己未能深入的遗憾。这就引出了下面大段的道理,为第三段关于“志”和“力”的议论埋下了伏笔。这样自然的过渡,丝毫没有修饰的迹象。
从“于是予有叹焉”至“此予之所得也”,为第三段。作者着重阐述了自己此次游览的心得收获。首先,作者以慨叹的方式,指出古人研究学问所以有收获,在于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这是作者在下面就游山大发议论的依据。然后作者阐述了自己游山的深刻体会:高深的学问就好象华山洞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一样,往往“在于险远”之中,因此,研究学问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必须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不能畏惧艰险,半途而废。同时还要善于借助客观条件。这样,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目的,自己就不会后悔,别人也不会讥笑。最后“此予之所得也”一句,同本段开头“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首尾照应,顺理成章。
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为第四段。作者从“仆碑”联想到古书失传、以讹传讹的事实,进一步阐明了做学问一定要持严肃认真的态度,要经过反复思考和谨慎取舍。
第五、六段,说明同游的人和游览的时间。这是记游文字一般所具备的。
《游褒禅山记》重点语句解析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g) 何可胜(shèng)道
b.盖音谬(miù)也 窈(yǎo)然
c.安上纯父(fù) 无物以相(xiàng)之
d.咎(jiū)其欲出者 瑰(guī)怪
2.对下列加黑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点
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
3.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距其院东五里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4.选出下列加黑的词中古今意义相同的项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和②的“然”相同,③和④的“且”不同
b.①和②的“然”不同,③和④的“且”相同
c.①和④的“然”相同,③和④的“且”也相同
d.①和④的“然”不同,③和④的“且”也不同
6.下列句中加黑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火尚足以明也
二、填空题
1.王安石字 ,晚号 ,是 时期著名的 家和 家。他的作品有《王临川集》,集子的命名是因为 ,人称他王荆公,是因 ,称他王文公,是因 ,列宁称他是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文章《 》。
2.本文第一、二段依次写了游褒禅山所见的景物及方位。慧空禅院在华山洞的 ,华山在华山洞的 ,后洞在华山洞的 ,仆碑在慧空禅院 ,泉在 洞的下侧。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l.对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息
b.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极少
c.夫夷以近 夷:平安
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2.下列句中与“非常之观”的“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d.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下列“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夫夷以近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可以无悔也
4.选出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认为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问心无愧了。
b.本文第一段阐述了要到险远之处,能看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有志、力、物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c.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
d.本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事业的追求,也需要有坚定的志向的道理。
5.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参考答案
一、1.b (a胜shēng c 父fǔ d 咎jiù)2.c(景象)
3.d(副词,反诘语气a b c均为代词)4.c 5.d(①……的样子②这样③将要④尚且)
6.a(b名词作状语 c形容词作名词 d形容词作动词)
二、1.介甫 半山 北宋 政治 文学 他是江西临川人 晚年曾封荆国公 死后谥号 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答司马谏议书
2.西边五里处 南边 以上五六里 东五里百余步处 前(华山洞)
三、1.b(a感慨;c平坦;d谁,哪一个)2.b(景象,其余为动词,观看,观察)
3.c,因 4.d(未采用托物言志)5.(略)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理解:
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2、积累:
⑴ 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⑵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3、运用:
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本文体裁:游记散文。
2、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二、范读全文,自读
三、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1、第一段:
⑴ 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⑵ 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⑶ 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 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2、第二段:
⑴ 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⑵ 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⑶ 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⑷ 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3、第三段:
⑴ 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⑵ 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⑶ 读准音:“相之”。
⑷ 口译本段。
4、第四段:
⑴ 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⑵ 悲夫(fú)
5、第五段:
⑴ 找出假借字。
⑵ 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四、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段讨论问题
1、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
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2、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
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
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3、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
(例句略)
6、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二、读全文,师指点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游褒禅山记》 篇4
【教学目的】     理解: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积累: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运用: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除重点难点之外)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 1、解题:
① 本文体裁:游记散文;②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2、范读全文,自读。 3、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网页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第一段:     ①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②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分析“其”字的用法。     ④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第二段:     ①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②找出开窍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③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④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第三段:
    ①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②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③读准音:“相之”
    ④口译本段
第四段:
    ①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②悲夫FU
    第五段:
    ①找出假借字;②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4、作业 :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
1、分段讨论问题:
①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②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③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④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例句略)
⑥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2、读全文,师指点。
3、完成思考与练习
[1]
褒禅山记 篇5
二
教学目的
一、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二、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三、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设想
一、“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二、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三、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敦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了解作者的这些生平事迹,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二、讲读课文第3、4、5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4、5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xiàng。“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xiāng。“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②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①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全班齐读3、4、5段。
六、布置作业 。
1.思考文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2.完成课文后练习三、四。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一、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二、指名一人报告完成文后练习三的情况(不仅要指出哪一个词与其他几个不同,还要说明各自作何解释)。
第一组:“观”:A与C作观察、考察讲,动词,读guān;B与E作景象讲,名词,读guān;D的意思是建筑物的一种,读guàn。
第二组:“名”A、B.C作命名讲,动词。D的意思是名称、名义,名词。
第三组:“文”A、D作碑文、文章讲,名词;B、C作字讲,名词;E的意思是掩饰,动词。
第四组:“求”B、C、D作寻求、索求讲,动词,A的意思是探究、思考,动词。
四、指名三人报告完成“思考和练习四”的情况(一人加标点,一人翻译,一人指出主要观点,每个人完成后让同学们讨论,质疑)。
参考答案:加标点:……者,……已矣;……绘画也。……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巧且华。……为本,……不适用,……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翻译:
而且,所谓文章的事,(是)一定要有益于社会罢了;所谓修辞,(就)好像器具上面的雕刻和绘画,如果(光是)花巧而且华丽,不一定适用;如果适用,也不一定花巧而且华丽。总之,以适用为根本,以雕刻绘� 不适用,不是制造器具的本意;不加修饰,那结果也像这样吗?不是的。但修饰也不是可以不顾的,(只要)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就可以了。
主要观点:文章要以内容为主,但也不能不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