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节日作文 > 端午节作文 > 端午节作文800字(精彩11篇)正文

《端午节作文800字(精彩11篇)》

时间: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本页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11篇端午节作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作文800字 篇1

端午节是我童年时代最喜欢的节日。不光是我喜欢,估计每个北方孩子都喜欢。真是奇怪,我们没有万人竞渡的龙舟赛的热闹可看,但却是童年最期待的节日。

每当快到端午节,家人们早早的开始准备包粽子,因为在北方没有新鲜的竹叶,老人们要把干粽叶泡在水里,浸好江米、红豆、绿豆,还有红枣和葡萄干。嘴馋的我们从长辈的准备中就开始期盼吃到甜甜的粽子。一切准备就绪,就要开始包粽子,包粽子不像包饺子不管包的怎样都可以挤在一起相互帮忙,按饼,擀皮各干各的。每到包粽子,家里都会挑选最会包粽子的人上阵,爸爸每年都会成为包粽子的主力军,包出来的粽子个个好看,像选美一样。我们就等着他们上锅去煮,那氤氲的香味飘香满屋。记忆中每次煮粽子都会很久,煮熟了也不能趁热吃,还会在凉水里泡上一晚,等粽子吃到嘴里正好是端午节的早晨。所以,端午节我们从不会睡懒觉,早早地起床一是为了吃粽子,二是可以到江边采艾蒿,路上经常看到有的人采完就插在耳朵旁,更多的人则会把艾蒿插在自家的门上,所以端午节的味道除了粽香味,还有清香的蒿草味。再在悬挂蒿草的地方挂上五彩的葫芦,家家户户的门前就变得五彩缤纷了。除了各家各户的宝葫芦绚丽多彩,多彩的还有孩子们的手臂,每到端午节的早晨妈妈都会拿出彩色的丝线系在我们的手腕上,说这样我们就不会怕蚊虫叮咬,保佑我们健康平安。还叮嘱我们,如果端午节过后下雨就剪掉这彩绳扔到水坑里才能应验。所以每次我心里都会很矛盾,一方面盼着下雨,可以祈求平安,一方面如果这么好看的彩绳没带几天就剪掉真有点舍不得。当然在北方,端午节都是晴热少雨的,所以这彩绳都会在手臂系上很久。如果一直不下雨怎么办?老人们还会说那就带到七夕节,把它剪断扔到屋檐上,让喜鹊叼去给牛郎织女搭鹊桥。现在想想真是奇妙,老人们就是这样把两个传统节日习俗连到一起了。

至今,每到端午节都会想起家乡端午节,想起那随风飘荡的多彩葫芦,想起那各式各样的彩绳,想起那粽子的芳香,艾草的幽香,还有那孩子身上隐约飘来的药香。

关于端午节作文800字 篇2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的习俗,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道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这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人们在这一天早晨到外面的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插艾于门-因为艾能艾避邪,这一天插艾于门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温暖的夏天就要到了。食粽球-粽球是用一种用香菇、花生仁、枣或猪肉、甜豆沙制成的食物,有的一边甜一边咸;有的甜;有的咸。用竹叶包成六角状拳头大小的包团子。它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一种风俗食物。赛龙舟-来自对屈原的怀念。沿江水在端午节前后组织龙舟竞赛。

这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再塞上一块猪肉或一颗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沾沾自喜,心想:简单包粽的方法根本不难。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不听使唤,接二连三跳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幸好奶奶给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我才松了一口气,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放了下来,经过了一些挫折,终于到了最后一个步骤-扎粽绳。粽子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接过绳子,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包起来非常不容易。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钟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蕴含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作文800字 篇3

“节分难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因为屈原而流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因为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传承下来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赛龙舟不再只是单纯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了。它演变成了一项最富激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的运动。赛龙舟这项具有纪念意义的运动,不仅突破了时间、地域的界限,还成为了国际性的赛事,得到了新的发展。

包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念意义。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芦苇叶在外围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当然,粽子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地区,就会包出不同的粽子。虽然形状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虽然风味大不相同,但都寄托着老百姓对屈原这位伟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可是,心中却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也在逐渐减弱。端午节和众多的中国传统佳节一样,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之说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个,但却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虽是众说纷纭,却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与魅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从而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其次,端午节还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与心愿。如果说端午节是因为传说而显得更加动人,那浸透在端午节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则让它散发出永恒的魅力。传说可以动人,而情更加感人!

节日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于挖掘和弘扬,有时我们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我们的社会,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传统文化绝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词,而应该成为新时代我们引以为豪、为傲的民族瑰宝。

端午节作文800字 篇4

最喜欢端午节,因为放假了可以玩,更因为那飘香的粽子……

走在回家的路上,美美的夕阳红把我的影子拉的长长的,那影子好像比我还要心急,一个劲的往家的方向挣着,拖着我的脚步不由自主的速度加快。虽然还带着口罩,但烟囱中、窗户口飘散出来的粽叶香味,还是任性的穿透口罩,调皮的挑逗着我的味蕾。

来到村子里狭窄的甬路上,几乎每户门口都插着一撮艾草,我手里面也拿着一把,这是准备插到邻居王奶奶家的。自从前年王奶奶走了之后,这个曾经熟悉的小院子,我就再也没有进去过,唯有保留的就是每年我都会拿着一撮艾草主动的插到王奶奶家的门角上。看着那灰色的木门,几经风雨,几多岁月,听爸爸讲,这木门的年龄都要超过爸爸了。插上艾草之后,我会贴到门缝那里,闭一只眼的同时,睁着一只眼往里面瞧一瞧,里面的小院已经荒草丛生,也唯有那绿油油的小草炫耀着它们的生命不息。我总是要提鼻子闻一闻,有一股潮湿的土腥味,我皱皱眉头,干脆把口罩拉到了下巴处,再次的吸了一口气,有了,有了,那一丝丝的粽香就环绕在了我的笔尖。这味道好熟悉啊!是王奶奶的包的粽子!

我来了兴致,迅速的转身跑回了家。“妈妈,我回来啦!”我大声的叫着。“哎!瞧你满头大汗的,快快快,把书包放下,粽子已经好了,妈妈这都是得了王奶奶真传的!”“哦,还以为是奶奶做……”我嗫嚅着,进了屋门。不过很快我的口水就流了下来,那餐桌上带着菱角、束着腰身的小精灵们,努力的散发着香甜味,我的肚子一下子就咕噜咕噜的和它们打起了招呼。妈妈笑了,爸爸也笑了,唯独没有了王奶奶那温暖的笑声。

吃着好吃的粽子,聊着村中的八卦,我好想又回到了童年,那时的王奶奶在我的眼里不仅是包粽子大王,还是故事大王。印象中奶奶的手干枯、血管看的清楚,特别的灵活。王奶奶也特别的有耐心,总是不厌其烦的教着妈妈。那屈原投江的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听着有趣,哪怕都猜到了奶奶的下一句,我依然如此。

快乐的假期,飘香的粽子,熟悉的味道,岁月的传承,这就是我心中的端午,一个不一样的端午!

端午节作文800字 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每到这天大人总是大忙特忙,我觉得我长大了,应该为大人分担一点了,因此要求妈妈让我帮些小忙。

一大早妈妈就叫我起床了,我帮着妈妈泡好糯米、清洗完棕叶就开开心心的到街上购物了。街上的人可真多啊,你挨着我,我挤着你,我基本是被人流挤着走的,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挤进了农贸市场,琳琅满目的水果、蔬菜看得我眼花缭乱,妈妈挑了一些我们全家人喜欢吃的东西,就和我大包小包的提着,随着人流走出农贸市场。接着我们又到了超市,这里的人也不少,看到超市里那些诱人的零食,我可按耐不住了,我和妈妈兵分两路,我去买我的零食,妈妈买日用品,不一会我就收获了很多美食,才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们就为包棕子做准备工作了,妈妈首先把泡糯米的水沥干,然后就手把手地教我包棕子了,首先把棕叶的根部卷成空心锥形,在里面放上糯米、压实,接着把棕叶折下来,把锥形里的糯米包起来,把多余的棕叶随着棕子裹起来,然后用线把粽子扎紧,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诞生了。包好很多粽子后,妈妈就把它们一个个放到锅里煮起来了。这时妈妈问我:“你已经会包粽子了,可是你知道它的来历吗?”这可难不着我,随着锅里粽子煮得“咕噜、咕噜”的声音,我给妈妈讲起了这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位爱国诗人屈原,整日为国操劳,楚王却是位昏君。因为楚王的无能,楚国面临着灭国,屈原不忍看着国家灭亡,便投汨罗江自杀了。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用芦苇叶包好粽子扔进汨罗江里,让鱼虾吃饱,不去吃屈原的遗体,慢慢的,吃粽子的习俗和这个感人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妈妈听我讲完故事说:“你讲的很好,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爱国人士。”

粽子终于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剥了一个,棕叶刚一打开,一股清香随着热汽飘了出来,我连忙咬了一口,哇,可真香啊!吃着香香的粽子我又想起了那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这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端午节,我不仅知道了端午节传说,还学会了包粽子呢!

端午节作文800字 篇6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题记

小院的屋里传来阵阵粽香,有几缕艾草的香味碎在里面,风轻轻吹动小木桌上的书页,“哗啦啦——”响起,依稀看见了两个字——《离骚》。

思绪一打开,便似铺开的文章或诗,回过头来一边细读一边慢卷,卷卷回忆,卷卷收藏……

这是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名字。

这个名字曾经演绎了一段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留下了不朽的万世诗篇。但我不懂,不懂你对那份爱国信念的坚守、至死不渝,直至合上《离骚》的瞬间……

粽香溢满了书页,飘出了小院,散向天空。

我听见了历史的瑶琴,铮铮然飘出一串串绝美的旋律,凝聚成一股细流,涓涓淌过我的双眸。

这流水,穿透层层历史的烟尘,流过战国的浓浓烽烟,盘旋在汨罗江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三闾大夫面对这一江清水,仰天长叹。

面对楚国上下昏庸,你多想离开,“宁何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你不愿将一身清白洒脱沾染丝毫灰尘,不愿污了这铮铮傲骨,你追求香草美人,你向往淡泊生活,你只愿让《离骚》涓涓流淌的文字蹦跳出灵魂的火花,坚守住一份心灵的期待,化为一缕英魂。

然而你不能,你有坚守的那份爱国信念!楚地的鼎盛,故都的繁荣和国泰民安是你找寻了一辈子的梦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无论排挤的无奈,贬谪的悲痛,始终动摇不了你的决心。你始终是楚王的臣子,楚国始终是你的国,你的家!“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数十万将士血洒疆场,怀王客死秦国,混乱不堪的楚国即将破灭,你又如何独自离去,苟且偷生!

最终,秦军兵临城下,都城破灭,找寻一世的国泰民安随风飘逝。

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有猿猴啼血般的哀鸣,你纵身跳入汨罗江,雪白而冰冷的水花溅满了楚国大地,溅满了两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

惊涛拍岸,乱石穿空,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年不竭。春秋冬夏,大江东去,纵使骇浪惊涛,沉了屈原,却沉不了坚守十年的爱国信念!

此端午佳节,三两青粽,一本《离骚》,一杯沉淀悠悠历史的清茶,于我,足矣。

端午节作文800字 篇7

艾叶青青门前挂,粽香浓浓四处飘

忆起童年家乡事,几多欢乐几多情

这是去年飘雨的端午,放在心里溢满了馨香,今儿把艾香散飞,凝成一只粽子,化作漫天的思念。

端午节的趣事,还是童年时最为好玩,在这个飘雨的端午,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儿时的记忆深处……

那时每到端午,在我们家乡,那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在门前挂上青青的艾叶和别的叫不出名来的青藤避邪祈福。我们小孩子们最为高兴,因为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家里做点事啦,我们上山采青,然后把摘来的艾叶等挂在自家的门前,小孩子家家串门,看在眼里,喜上心头,也为那些独居老人家门前挂上一把青青的艾叶,以表节日的祈福。

到了晚上,妈妈便要把白天摘来的艾叶、柚子叶、长命草等我不知名的叶子煲成水,用来给我们一家人洗澡以驱邪。在那时只觉得用这些叶子水洗澡很好玩味道很香,可没想到可以驱邪什么的,只是晚上倒是没有那么多蚊子咬我那稚嫩的皮肤了,哈哈,睡觉也香甜了。这种传统,到今天妈妈每逢过年过节的,都会像以前那样,到青草凉茶铺买来给我们弄叶子水来洗澡,只是现在没有以前的那种采摘的乐趣了。

端午节还有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包粽子了,那时我们家乡人包的粽子,不像今天那么多种类,只有那种纯纯的家乡口味,唔,特别的香,是用山上的一种叫“蚊惊”的植物烧成的灰做成的灰水和在做粽子的材料里。做成的粽子,味道独特,轻咬一口,满齿噙香,透着自然的草木清香,这是家乡的味道,爱极了。如果你偏爱吃甜点,则可剥了粽子,轻点白沙糖,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包粽子时,我们小孩子们是最高兴的,哈哈,因为不在包只在吃,那时的我们确实是好吃的,因为那个年代,平时没有什么好吃的,逢年过节的,就最高兴了,因为有吃。不像现在的小孩子,吃什么都是长不好,也不知吃什么叫滋味,像童年的我们,吃嘛嘛香,多简单多快乐的童年啊,嘿嘿……

飘雨的端午,飘香的端午,在今天,又飘来了端午时节的快乐往事,原来美好的事物在我记忆深处从不曾失落,就像那串挂在家乡门前的艾草青青还有那家乡独特的粽子飘香……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永远都是鲜活的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端午节趣事的作文高考700字 篇8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民谣表达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大臣,由于敌国实施反间记,朝中的奸臣又对他进行无耻的诽谤,使屈原遭到国君的冷淡并被放逐。但是,屈原的爱国之情并没有因此而受影响,反而变得更加激烈,当他听到国家沦亡之时,愤而无奈的屈原投江自杀了。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划龙舟、吃粽子、悬艾草,这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只要到了端午节,街上就更加热闹了,卖各种各样东西的商贩们恨不得喊破喉咙。每家每户也都在忙着打扫院子,采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我家当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节,奶奶就会把早买来做粽子的材料拿出来,于是,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开始包粽子。

刚开始,我不会包粽子。奶奶就手把手的教给我。先拿两片包粽子的粽叶,弄成像勺子一样,把糯米用勺子舀进去,但糯米不能太满,一些肉或者豆沙之类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来,再用绳子系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蒸。我按照奶奶说的方法做了起来。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个漂亮的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到锅里蒸,熟了之后,只要你一揭开锅盖,浓浓的粽子香味就会飘出来,让你垂涎欲滴。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粽子,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晚上,我们一家人去江边看风景。看着看着,又想起当年屈原投江时的情景。我就问奶奶:“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奶奶笑着说:“是为了不要让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就把粽子抛入江中给鱼吃。”“哦,那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我的问题仿佛总也问不完似的。“因为人们要去寻找屈原的尸体。”奶奶讲完后轻轻地抚摩着我的头。我突然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才对。

端午节作文800字 篇9

时维五月,序属天中,有道是端午至已。

晨曦从青黛色的窗帘漏进来,打在我脸上。迷朦中睁眼,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便混着粽香沁入口鼻,再入心脾,让人口舌生津。顿时起身,直奔客厅,外婆已将大小绿叶粽蒸好,整齐地码在大圆桌上。顾不得什么,我揣几个到兜里便嚷嚷着今天要去看龙舟赛。

当我到了闽江边,才不过辰时。眺望,飞云过天,变态万状,燕上柳梢,轻声呢喃。行人三三两两,有一老人坐在石桌旁,但见他生的圆脸,一对鹊眼,虽不复少年,瞳孔犹是清洌,白发红颜,矍铄得很。他摇着一把折扇,不急不躁,舒缓而有节奏;另一手拍击石桌,打着拍子,说着屈原纯净的灵魂,高贵的品质,爱国的拳拳之心,不得志的抑郁。用厚实的声音描摩出“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他:屈原身材高瘦,你看他“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兮",你看他“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在瑟瑟的秋风中孑然一身,行吟泽畔,眉间有几缕抹不开的愁思,为了自己的不得志,也为了晦暗没有光明前路的楚国。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老人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如梦初醒,回神才发现群人熙攘,身旁有一母亲拍了拍孩子的脑门,“龙舟赛要开始了。”

倚栏凭望,江面浟湙开阔,二十多支龙舟就绪。龙舟长近二十米,狭长细窄,龙头以木雕成,绘以红、黑、绿多色;每舟上乘三十余人,无一不精壮,但听裁判令下,大臂像转轮一般舞动得有力而齐整;船桨如长枪一样狠狠扎进澄莹的江水,顿时水花迸进,像给电清的江水饰上朵朵清泠的百花,水珠扩散,将龙舟隐去半截,只见龙头不见龙尾,一切好像都模糊起来。龙舟从我眼前划过,后面还拖着长长的白练,前端无限延伸,后端渐渐淡却,后来谁家夺魁倒也忘了,只记得豆沙馅的粽子味混在口腔,耳边是高呼如海波浪一样沿着闽江层层排开,惊动了树上栖息片刻的鸟。

槐幄如云,榴花半吐,吃不完的粽子,飘不断的艾香,讲不完的屈原故事。无论风雨,是挡不住的端午味道,是弥之不忘记忆深处的痕迹。

端午不仅仅是一个假日,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情怀,更是每个人血液里隐藏的联系。

端午,端午。

端午节作文800字 篇10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那一天,人们把包好的粽子扔在汨罗江里,为了防止屈原的身体被侵蚀,另外,人们在河上赛龙舟,各式各样的活动,分外的热闹。

今年的端午节也是不例外,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迎接端午节的到来。我们家呢,奶奶早早地起床,收拾了一番,便到河边去打仍沾有露水的艾叶,我也瞎凑合,帮忙烧水,等奶奶打好了一大捆的艾叶回来,便直接放到热腾腾的水里,继续烧,等着烧开,艾叶的香味在水蒸汽的氤氲下,散开了,满屋子淡淡的清香,甚是舒爽。

就这样,艾叶出锅了,晾了片刻,奶奶便开始修剪艾叶顶端折断口,修剪完毕,终于开始包粽子了,我在一边看着,奶奶挑选四片艾叶,两片垫底,两片加固,双手将它们圈成圆锥形,一手捏着,一手去舀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再加一颗我最爱吃的大红枣,手抖一抖,让米分布均匀,用多出的艾叶盖住,包紧,一个粽子就这么包好了。我在一边看的手痒痒,也想试试,奶奶欣慰地笑了: “难得你有这样的心啊,现在会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了,都买现成的,哪有自己包的好吃啊。”说着,奶奶便教我如何选取艾叶,如何包扎,手劲使多大,不包不知道,包好一个粽子学问多着呢!

粽子包好了便可以下锅了,经过两个多小时,香喷喷的粽子便出锅了,尝一口,黏而不腻,甚是爽口。每年端午,“倔强”的奶奶都会亲自包粽子,爸妈怕她麻烦,让直接去超市买,奶奶一直都不愿意,在她眼里,这是一个传统,传统怎可丢弃?

在过去,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举办活动,包粽子,赛龙舟等等,一起来欢度传统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似乎都慢慢开始淡忘传统,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机械生产越来越普遍,包粽子也变的机械化,越来越少的人亲自包粽子,都直接去超市里买现成的,似乎已经忘记了包粽子本身的意义。包粽子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这背后,值得我们去思考。

现在,韩国把端午节列为自己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人愤恨同时,也应该思考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传统是财富,我们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虔诚地继承和发扬。

每年端午节,我都只吃奶奶亲手包的粽子,它有一种别样的味道。

端午节作文800字 篇11

去年的端午节不是双休日,所以过得还简单,今年是端午节放假的第一年,因此我想这个端午节一定要过得有意义。过端午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度过端午节的情景。

经过长久的期盼,端午节黎明的曙光终于出现了,响亮的鞭炮声把我从梦幻中唤醒,睁开眼,想到今天是端午节了,心里不禁兴奋起来。吃过早饭后,母亲和奶奶就会为包灰水粽子的事忙碌起来,而我和弟则会收拾打扮好,向大寺进发,去看热闹的舞龙狮。在母亲的叮嘱下出了门,一路上大伙会兴奋地互相询问:“端午节到了,吃鸭肉和粽子了吗?”当我们被问到时,我们会高兴地答道,“还没呢!中午就有粽子吃了,晚上再吃鸭肉!”一些也去大寺的人会大呼,“看舞龙狮去喽!你们去不去呀?”我们也会大声而愉快地说:“去呀,一起去吧!”然后我们三五成群地来到大寺,大寺那叫一个热闹,真的快到摩肩接踵的地步了,特别是大寺街上,那更是人山人海。我和弟弟牵着手在人堆里钻,只为寻找一个空隙去目睹一下几条龙狮在数十条壮汉的奋力舞动下那壮观的场面。快到中午我们也就意犹未尽地谈论着踏上归家的旅程。

回到家后,不出所料,粽子果然已经蒸熟了。打开锅盖,那浓浓的香气迎面扑来,拿出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翻来颠去一阵后,剥开那几片还在散发着香气的箬叶后,里面躺着的。粽子就像小宝宝一样新鲜细嫩,招人喜爱。轻轻咬上一口,那混合了棕叶香、糯米香还有肉香的浓浓香气在口中鼻中萦绕不绝,那黏而不粘的口感,那甜美的味道让人吃后回味无穷。

到了下午,我们兄弟两个会提上一只鸭子上外婆家,去看望一下她,陪她唠唠嗑,还会和表哥们聊聊天,上山玩玩……

夜幕降临时,我们一家人就会围坐在饭桌前分享一只自家养大的鸭子,那道醋血鸭可是我最爱吃的菜,那是放有许多香料炒出来的,可香了。它味重而不咸,肉嫩而鲜,味道好极了。

饭后一家人唠唠家常,其乐融融啊!

最后在暖暖的被窝中回味着一天的美好,渐渐步入了甜蜜的梦乡。

想到这,对比着今天,心里顿时倍感凄楚,眼角不觉湿润了起来。